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如下: 为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务院明确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强调只要增速不滑出底线、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就不采取短期刺激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强力干预,而是稳定市场预期,适度预调微调,同时简政放权,推进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一是坚持不扩大财政赤字,把赤字占GDP的比重控制在2.1%。二是实施促进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三是清理财政存量资金。四是促进优化投资结构。五是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检查落实。 1.完善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财税政策。把短期调控与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二是推进产业结构北京赛车pk10历史。三是加强节能减排。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四是支持外贸转型升级。 2.注重民生投入的使用绩效。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在确保财政可持续的基础上,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开展重点民生支出评估,着力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协调配合的机制,树立起个人努力、各方面合理承担责任、勤劳致富的民生理念。 3.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一是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细化部门预算编制,进一步压缩代编预算规模,严格控制预算执行中调整事项。二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部门范围和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三是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基本摸清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底数,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了风险提示,促进加强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四是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中央财政和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进一步细化,中央部门预决算分别集中公开。 4.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在研究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2013年全年财政收入比年初预算略有超收。全国财政收入129142.9亿元,比2012年(下同)增长10.1%。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0亿元,地方财政调入资金149.74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130292.64亿元。全国财政支出139744.26亿元,增长10.9%。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64.38亿元,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384亿元,支出总量为142292.64亿元。全国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差额12000亿元。 中央财政收入60173.77亿元,为预算的100.2%,增长7.1%。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0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61173.77亿元。中央财政支出68509.39亿元,完成预算的98.5%,增长6.8%(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0471.75亿元,增长9.1%,完成预算的101.3%,主要是执行中压减补助地方的零散项目,将部分原列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基建投资、用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支出,调整用于增加铁路投资等,相应增列中央本级支出)。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64.38亿元,支出总量为69673.77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与预算持平。2013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86750.46亿元,控制在年度预算限额91208.35亿元以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1483.08亿元。 地方本级收入68969.13亿元,增长12.9%。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48037.64亿元,地方财政调入资金149.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为117156.5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19272.51亿元,增长11.3%,加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384亿元,支出总量为120656.51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差额3500亿元。 (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国内增值税20527.92亿元,为预算的98%。国内消费税8230.27亿元,为预算的96.3%。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003.34亿元,为预算的88.2%,下降了5.4%;关税2630.29亿元,为预算的88.6%,下降了5.5%,进口税收未完成预算,主要是进口增长低于预期以及高税率商品进口减少、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企业所得税14443.1亿元,为预算的110.1%,主要是企业利润增幅高于预期,以及清缴以前年度税款等一次性因素。个人所得税3918.84亿元,为预算的102.7%。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10514.89亿元,为预算的94.6%。非税收入3540.05亿元,为预算的128.5%。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农林水事务支出6005.4亿元,完成预算的96.9%,增长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71.7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增长14.2%。医疗卫生支出2588.12亿元,完成预算的99.4%,增长26.4%。教育支出3883.91亿元,完成预算的94%,增长2.7%。科学技术支出2460.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3%,增长7.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31.55亿元,完成预算的98.3%,增长7.5%。住房保障支出2320.94亿元,完成预算的104.1%,下降10.8%。节能环保支出1803.9亿元,完成预算的85.8%,下降9.7%。 交通运输支出4138.5亿元,完成预算的104.1%,增长4.2%。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1266.38亿元,完成预算的102.4%,增长27.9%。国防支出7201.9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10.7%。公共安全支出1934.34亿元,完成预算的95.3%,增长2.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81.54亿元,完成预算的102.3%,增长3.9%。 (3)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执行情况。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8037.64亿元,完成预算的98.3%,增长5.9%。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231.7亿元,为预算的116.9%,增长27.5%。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259.47亿元,完成预算的96.8%,增长27%。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48006.91亿元,增长40.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249.52亿元。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对地方转移支付1498.61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为49505.52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47355.6亿元,增长38.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0600.45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大于支的部分结转下年使用。 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4515.56亿元,为预算的105.1%,其中,保险费收入25938.81亿元,财政补贴收入7371.5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8616.75亿元,为预算的102.5%。本年收支结余5898.8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3441.85亿元。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从财政看,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受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放缓、推进税收制度改革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将趋于平缓。同时,支持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都需要增加投入。根据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2014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发挥财税体制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1.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除涉密部门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二是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三是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四是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五是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平竞争环境。六是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七是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2.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一是继续推进营改增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抓紧研究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的政策,力争今年4月1日实施。二是实施鼓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的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三是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四是进一步扩展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五是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六是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进程。七是加快推动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 同时,抓紧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在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积极协同推进养老、医药卫生、教育、科技、住房等相关领域改革。 2014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同时赤字率保持不变,体现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财政平稳运行。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完善有利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三是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控财政风险。 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继续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此基础上,支持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一是支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二是推进农业走出去,积极利用国外资源。三是支持耕地修复保护。四是推进粮棉收储补贴制度改革。 一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健全对低收入群体补助政策。四是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策落实力度,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是区分教育的公共性层次,完善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二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是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中央财政收入64380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下同)增长7%。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由收入任务数变为收入预计数。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0亿元,合计收入总量预计为65380亿元。中央财政支出74880亿元,增长9.3%(扣除预备费后增长8.6%)。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2506亿元,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51874亿元,中央预备费500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预计为9500亿元,比2013年增加1000亿元。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100708.35亿元。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483.08亿元。 地方本级收入75150亿元,增长9%,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518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合计预计为127024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30031亿元,增长9%,加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993亿元,支出总量为131024亿元。地方财政收支差额4000亿元,比2013年增加500亿元,国务院同意由财政部代理发行或继续试点由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弥补,并列入省级预算管理。需要说明的是,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目前尚在汇总中。报告中地方财政收入预计数和支出安排数均为中央财政代编。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财政收入139530亿元,增长8%。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0亿元,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40530亿元。全国财政支出153037亿元,增长9.5%,加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993亿元,支出总量为154030亿元。收支差额13500亿元,比2013年增加1500亿元,赤字率为2.1%左右。 2014年中央预算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农林水支出6487.47亿元,增长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52.96亿元,增长9.8%。教育支出4133.55亿元,增长9.1%。科学技术支出2673.9亿元,增长8.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12.29亿元,增长9.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038.05亿元,增长15.1%。住房保障支出2528.69亿元,增长9%。节能环保支出2109.09亿元,增长7.1%。交通运输支出4345.68亿元,增长5.1%。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393.96亿元,增长10.1%。国防支出8082.3亿元,增长12.2%。公共安全支出2050.65亿元,增长6.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45.15亿元,增长2.6%。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05.77亿元,下降20.7%,主要是基本建设支出减少。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66.69亿元,下降19.1%,主要是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到期后,2014年不再安排补贴资金,相应减少支出。
总书记表示,中国飞机制造业走过了一段艰难、坎坷、曲折的历程,现在是而今迈步从头越,势头很好,开局很好,希望大家锲而不舍,脚踏实地,我寄厚望于你们。他叮嘱企业负责人:“中国大飞机事业万里长征走了又一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三、以下情况不受理:1.属于法院、检察院等职权范围的;2.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3.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立案、执行的;4.其他与有关法律法规相悖事项。怎么改革?薛亮委员认为,一个就是体制的创新,一个是科技的创新。通过体制创新,推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特别是像家庭农场,这一类的新型主体的发展,北京赛车pk10历史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实际上家庭农场的这种经营方式也会变成一种类似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在这样规模化经营的情况下,年轻一代的有知识的青年,就会愿意重新回到农业生产中间来。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大型的机械,采用先进的技术。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不是传统的方式去种地了,不是拿锄头了,而是用大型自动化的机械,并且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来实现智能化管理。希望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让年轻人重新回归农业生产、加工等相关产业中来。(记者 袁晴)
铭记北京赛车pk10历史 珍爱和平——海外热议席大大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农民工市民化将北京赛车pk10历史推进 可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双十一”这个原本的光棍节正在掀起一轮消费狂潮。连续几年,这一天北京赛车pk10历史多家电商疯狂促销的节点,全天交易额不断创出世界纪录。11月11日13时31分,仅仅半天时间,天猫方面数据显示,“双十一”交易额突破362亿元人民币,打破了去年全天总成交额。毫无疑问,几大电商全天的交易额都会冲到一个历史高点。 国务院总理李大大也颇为关注“双十一”,强调电商创造了消费时点。当然,他着眼的并不限于某天拼出个天量的交易额,而是看重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刺激消费和就业的利器,更是立足于消费增长对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长远考虑。 长期以来,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都低于投资,虽然近三年,我国的消费率逐年小幅回升,2013年达到49.8%,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逾80%的消费率仍有很大差距。差距也就意味着提升的空间,当下网络购物在不少城市的普及率已不亚于那些发达国家,而在一些农村,网购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 当然,在围观“双十一”的火爆之后,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几个问题,不能过于陶醉网购的狂欢。一方面,“双十一”网购数量的暴增背后也要具体分析,它是将这天前后一段时间的消费需求集中于一天释放,消费并不会凭空暴增那么多。换句话说,“双十一”相当部分的交易额是汇聚了一段时间的“存量”,其创造的“增量”需要仔细推敲。同时,网络消费的剧增也会一定程度上抑制实体商店的消费。 另一方面,“双十一”短时间暴增的订单,也在极大地考验信息服务、物流水平等,在轻松点击背后,网络购物需要生产、运输、配送和售后等一整套环节配合,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服务水平都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只有订单增长与服务质量同步提升,网购的热潮才能绵延不绝。 正因如此,刺激消费既是前景美好的,也是需要有所作为的。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大大就提出有关部门要在信息基础支撑、物流便利化等方面创造条件,推动网络购物的发展。他曾说物流业是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刺激消费的重要行业,而快递业是其中重要的“领军者”。为此,李大大明确要求民航、城市交通等方面要加大支持力度,为快递业发展提供便利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在这些领域要有所作为。 同时,为了改善订单高峰造成的物流紧张,无论是电商还是政府与社会,都可以考虑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调整为数天或者一周。购物日变成购物周,这样消费者可以更淡定地挑选货物,对比价格,享受更便捷的购物体验;商家也能更方便、从容地提供各类商品,同时也避免大规模的造势宣传一天后就失效;尤其是订单高峰被平摊在数天或一周内消化,能够较好地缓解物流压力,保证服务质量。(田享华)
当地时间5日下午,李大大在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陪同下,参观中方承建的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他对工人说,埃塞俄比亚是东非乃至非洲的高地,你们一定要确保质量,打出品牌,建成中国装备、铁路走出去的高地,让非洲人民受益。炎炎烈日下,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项目施工现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大大与当地工人一起拿起扳手,旋紧螺丝。他表示,希望在非洲通过一个又一个合作的北京赛车pk10历史打造中国装备走出去的“高地”。
国防科工局:今年将加快清理整顿军工行业标准_滚动新闻